雙河金礦 |筑牢生態屏障,鋪就“三生共贏”之路
礦山生態恢復治理,是守護綠水青山、保障地質安全的關鍵一役。在盧氏中科礦業有限公司雙河金礦,從臺階修整到草籽播撒,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對“生態、生產、生活”協調發展的深刻實踐。

科學規劃,精準施工
在臺階修整階段,雙河金礦依據礦山原有地形與地質條件,科學規劃臺階的高度、寬度和坡度。臺階高度嚴格控制在5到10米之間,寬度不少于2米,既確保了臺階的穩固性,又為后續施工與植被生長預留了充足空間。修整過程中嚴格把控臺階臺面平整度,有效減少水土流失風險。
邊坡壓實是邊坡穩定的“安全閥”。雙河金礦技術人員首先清理浮土碎石,再用壓實機械分層作業,確保壓實度達90%以上。面對較陡的邊坡,創新應用沖擊碾壓技術,讓土壤緊密結合,大幅提升抗滑能力。
為有效攔截雨水,防止水土流失,雙河金礦在臺階邊緣筑起擋土埂。擋土埂的高度與寬度依據當地降雨量與邊坡狀況量身定制。并選用透水性差的黏土等材料,確保擋土埂整體穩固,無懼風雨侵蝕。
生態修復,綠色重生
覆土環節,雙河金礦項目團隊精心挑選適宜土壤,覆土厚度依據草種類型科學設定,確保植被茁壯成長。覆土過程中,均勻鋪設與平整壓實并重,為植被扎根打下良好基礎。
最后的草籽撒播,是生態復蘇的“點睛之筆”。先翻松土壤提升透氣性,再精選黑麥草、高羊茅、刺槐等適合當地氣候的草種,按比例混合撒播后覆蓋薄土,輔以精心澆水養護,確保草木順利萌芽生長。
多方協作,共筑標桿
雙河金礦的邊坡治理與生態修復工作得到了縣環保部門的高度重視與鼎力支持。中科礦業總指揮楊賢龍強調:“要以高標準、嚴要求推進治理工作,力爭成為行業標桿。”雙河金礦礦長盧軍親自掛帥,成立專項治理小組,生產礦長梁印紅和機電礦長李志勇分別擔任正、副組長,每日駐守現場進行督導。在草籽播種的關鍵階段,全體員工齊心協力,用臉盆、垃圾桶等工具接力播撒,凝聚起共建綠色礦山的強大合力。

如今,通過各環節的精心施工,盧氏中科礦業有限公司雙河金礦的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礦山穩定性顯著提升,正穩步邁向生態優美、經濟可持續、社會效益凸顯的“三生共贏”新局面。







豫公網安備41031102000293號